平凡岗位 非凡青春
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平凡人,就职于平凡的岗位,从事着平凡的工作。在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党员董晶的服务哲学里,敬业不仅仅是一个词,它是一种力量,一种在平凡岗位上发光发热的力量。
3月12日,当凤凰县广源公司门面招租公告发布后,一场特别的“指尖课堂”在州交易中心展开,十多名意向竞买人将董晶围住,举起手机同步记录操作流程,深怕错过每一个细节。“请跟着我的光标走,这里点‘竞买申请’,这里选‘保证金银行’......”董晶的指尖在键盘上划出流畅的轨迹,当一位身着苗绣马甲的中年妇女因系统术语犯难时,她当即俯身切换方言:“大姐莫急,我帮您把每个关键点都写在便利贴备注好。”
耐心讲解交易线上操作流程(张入化 摄)
这样的场景每天都在上演,作为产权科的“活体操作手册”,董晶日均接待10次现场咨询、20余通电话解答。面对国有资产交易全流程电子化改革浪潮,这位90后党员俨然变成了一名“系统优化哨兵”,她在重复的工作中找细节,在艰难的挑战前不退缩,在平凡的岗位上不抱怨乐奉献。
“显绩”争着做、“潜绩”不愿做的现象在有些单位时有发生,但董晶似乎“笨拙”了许多:她通过梳理368例咨询案例,发现竞价环节的“限时报价”提示不够醒目,推动技术团队增设“一分钟倒计时”闪烁提醒功能;她针对竞买人进入报名环节不够便捷的情况,建议在项目交易公告页面醒目位置增设红色醒目的“竞买申请”图标......产权交易数量多,受众面广,更多的是基层百姓,文化水平不高,实操经验不足,而产权交易的每一个程序,她都能熟练上手;产权科到自助服务区的距离不足10米,她的日均步数却达到了15000步。
当一宗国有资产经营权经过163余轮竞价实现溢价729万增值率437%时,她看到的不仅是数字跃动,更是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催生的民生红利;
当手把手教会60多岁的苗族大姐完成首单电子竞拍时,她践行的是“不让任何群体在交易数字化浪潮中掉队”的党员承诺。
作为州政府直属的事业单位,交易中心既是改革攻坚的前哨站,更是党群连心的彩虹桥。董晶,这位戴着党徽的“交易系统翻译官”,用三载春秋打磨出独具特色的服务辩证法:将政策语言的“阳春白雪”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“下里巴人”,把冷硬的系统指令升华为有温度的操作指引,让“优化营商环境”的宏大叙事具象为每个竞买人指尖的从容点击。正如她常说的:“每解决一个‘不会操作’的焦虑,就是在优化营商环境的蓝图上多绣一针。”
苔花如米小,亦学牡丹开。小米一样的苔花虽不引人注目,但也会像牡丹一样花开遍地、芳香四溢。
交易中心其实有很多“董晶”,他们把小事做细,把细事做好、把好事做精,脚踏实地、精益求精,也许不起眼,但不可或缺。他们日复一日的坚守,为公共资源交易工作增添了无数亮色,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,更传递了令人敬佩的正能量。
我们仍然相信,幸运是偶然,努力是常态,奋斗不止的交易人,在平凡中寻找最初的自己,绽放热切的自己,每一滴汗水都不会白费,每一次坚持都离梦想更近一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