州交易中心为群众搭起产业“增收桥”
“及时趁芒种,散着畦东西。”正值农业生产大忙季节的一天,在永顺县泽家镇柏杨村,送鱼苗的车一进村,早早就在村口盼着的村民便围了上来,帮着搬运鱼苗,有序领取鱼苗。领到帮扶后盾单位--州交易中心送来的鱼苗,村民们脸上溢满笑容,纷纷迫不及待地去稻田边,小心翼翼地将鱼苗放至提前准备好的水田里。
柏杨村地处永顺县泽家镇南部,交通便捷,气候怡人,水稻种植一季。今年初,中心党组书记、主任翟辉结合该村自然条件和村民意愿,多次组织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研究产业帮扶工作,决定将稻花鱼养殖作为今年的重点帮扶产业,专设帮扶资金,为全村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免费发放鱼苗,并给予田坎修筑补贴和养殖技术培训等跟进服务,全力化解群众发展产业的风险。
“稻田保持水位达到10公分,放鱼苗的时候一定要慢慢放到水里,让鱼自由地游出去,这样鱼才不会钻到泥里。”州交易中心驻村工作队第一书记杨代忠一边示范一边提醒。原来是在中心党组的要求下,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多次前往周边县村学习稻花鱼养殖经验,实地考察各类鱼苗,并在近处购置优质鱼苗,最大程度降低群众养殖失败率。
烈日炎炎,汗水浸透了每个人的卦衫。中心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一行人分工有序,村秘书黎祖芳一边对着核查表,一边“叫号”领鱼:“罗世星家,快来!核查了3亩田水位和田坎均达标,领60斤鱼!”放鱼前,中心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做足了准备工作,提前在各村民小组会上明确了按亩发放鱼苗,“只认田不认人”,田坎须宽、高均为30公分方可发放,并在发放前逐一核查登记农户水田面积和田坎情况,进一步规避了养殖风险,大幅激发村民自主能动性。
“咦!这些鱼都在撞脚哩!”村民全中志正托起水桶,往自家田中心的大水塘里倒入领到的鱼苗,乐呵呵地全然不顾打湿了大半的裤子。
经长达6天的逐户核查和加班投放,中心共为柏杨村发放鱼苗4334斤,覆盖稻田面积217亩,水塘、河坝共36亩;参与农户108户,其中建档立卡户31户1990斤。预计全村增收39万元,农户年增收3600元,为群众拓宽增收渠道,丰富“造血”功能,真正发挥产业发展的带动致富能力。
今年来,州交易中心以更精准有力的举措推动柏杨村产业发展,除了稻花鱼养殖帮扶,还重点帮扶了烤烟、红心蜜柚、蜂蜜及生猪等种养业,广泛调动群众产业发展积极性,全力帮扶有意愿、有条件发展产业的贫困户,进一步提高产业发展组织化程度,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增收。
(图为给村民发放鱼苗现场)
(图为给村民发放鱼苗现场)
(图为发放前核查农户水田面积和田坎情况现场)
(图为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为农户放鱼现场)
(图为村民在自家田里放鱼现场)
(图为村民备好放鱼的水田)